大師之所以能成為真正的大師,究其根本是他的作品能不能被別人仿制出精氣神,也就是畫作中的靈魂而我們現在很多仿制高手,或者后人,學生等號稱能媲美大師,那實在是笑話,這種仿制至多只是照著一張圖片臨摹,經過仿制的惟妙惟肖,但是一旦放手自己創作,只會是一塌糊涂假設那位仿制者,后人,學生等真的能脫手完成一次創作,而這個創作能夠抓住老師(大師)的精氣神,將其精髓盡顯,那么這樣的人,就沒有必要繼續做仿制者,后人,學生了,他就應該是一個大師,不是大師,我們也應該捧其為大師。
別人短短的數時光的學習,就領悟了老師(大師)們幾十的功力,修為,人生歷程,思想積累,這樣的天才,我們豈能讓他沉淪可是,這樣的人有嗎?沒有!反之,如果某些老師(大師)的作品,確實容易被學習,被復制,被再創作,那只能說,不是學生,仿制者能力太高,而是老師(大師)的水平太差。
因而,收藏大師的作品,就要收藏那些門檻高,別人跨越不了的藝術作品。
鴻永/文